疫情再次来袭
居家学习模式重启
心理压力难免增大
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以下《疫情心理防护小贴士》
赶紧收藏使用起来吧!
小贴士——家长篇
01
情绪篇
一、营造积极氛围
疫情之下,营造积极的家庭心理氛围很重要。可增加一起烹饪、游戏、阅读等方式的亲子互动。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多一些积极思维,多一些积极暗示,如“居家隔离正好有大量时间进行学习、看书,正好可以陪伴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当前生活状态,不要把自己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二、坚定必胜信心
疫情面前,唤起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还要严格按照防控措施做好防护,从权威渠道获取相关资讯,降低疫情恐惧感。儿童青少年心理和思维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家长要引导孩子理性看待疫情,不在家庭宣扬未经证实的负面消息,不渲染消极悲观的情绪。
三、加强情绪管理
面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父母需要引导接受自己出现的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孩子合理转移注意,学会倾听,释放压力。
一是转移注意。做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如看电视、看书、绘画、做手工、听音乐、做家务、与家人聊天等,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
二是学会倾诉。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倾诉,相互鼓励、增强信心。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和朋友,父母也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倾诉可以释放恐慌、焦虑、愤怒等心理应激反应。
三是适当运动。进行合适的居家体育运动,释放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但不能进行剧烈体育运动而影响邻居的休息。
02
相处篇
一、以互相尊重为先
家长要和孩子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当亲子之间发生矛盾,首先家长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面对愤怒、冲动等强烈负面情绪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技巧就是猛吸气,对缓解冲动的情绪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干脆停下来,把自己所有的思维力量集中在喜欢的事情上,面对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及时止损和逃避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父母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现状。在这个特殊时期,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调节,相信他、鼓励他。
二、学会和孩子聊天
家长可以抽出一段时间,让孩子参与到跟疫情相关的信息的了解和讨论中,可以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某件具体的事情问孩子:“……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之后,一定要先接纳他的情绪,再回应:“是的,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会让人感到伤心、难过、恐惧,你觉得这个经历对你意味着什么?恐惧意味着什么呢?……你希望做些什么呢?”
孩子最开心的是感到自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