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不是资深吃货,你一定都听说过米其林指南。虽只是小红书一本,确代表了全球餐饮界的权威!无论人均几千的顶级餐厅还是街边小档,能被它推荐的都是值得撒银子的美食殿堂!米其林团队每年都会派人到世界各地的餐厅测评,榜单上一年一更新,据说今年终于要出中国版,首站上海!
米其林到底是个啥?
米其林是法国知名轮胎制造商,出于对汽车行业的看好,于是搜集了诸如旅馆、餐厅、旅游等和汽车相关的咨询,整理成册,没想到颇受欢迎,后来就大规模出版。年集团开始启用3个星级的评价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测评。
电影《燃情主厨》剧照,每到米星评选季,厨师们都压力大到爆肝。
为了保证评测的公平性,评鉴员们都乔装成路人,在餐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测评。对于大厨来说,能让自己掌勺的餐厅摘得米其林星,是至高的荣耀。三颗米其林星星对于不少厨师而言,就像奥运金牌之于运动员,是他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辟谣!中国内地还没有米星餐厅!
首先,米其林只对餐厅进行评级,而非厨师!若某位大厨主理的餐厅拿到了三颗星,他在别处开了分店,就算装潢、菜品、团队都一模一样,在被测评前也是没有任何星星的。
同样,若是大厨曾在三星餐厅工作过,他也不能算是“三星大厨”,所以内地那些打着“米星餐厅”旗号的餐厅其实和真正的米星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米其林测评团队压根就没来过。
米大人的发星标准是?
年,米其林开始启用3个摘星标准,1星为同类中很不错,2颗星代表餐厅和出色,值得绕道前往,而被评为3星的则是顶尖中的顶尖,值得打飞的专程过去,有时甚至需要提前一整年预定。
图为年摘取米其林三星的白马餐厅ChevalBlanc
评鉴师们都会看哪些因素?食物是首要,占测评的60%,食材的来源、质量、新鲜度和烹饪方法是一间餐厅成败的关键。用餐环境占20%,大到整个装修风格,细到桌椅高度和餐具摆放角度,每个细节都逃不过评委的火眼晶晶。服务以及酒与餐食的搭配各占10%,若是餐厅有比较出挑的地方,比如厕所热别漂亮、主厨与食客有恰到好处的互动等等,都是加分点。
神出鬼没的测评人!
电影《燃情主厨》中,服务员怀疑一位只身前往的客人是匿名测评员,神色紧张又故作镇定地端上大餐。
米其林的评委们是相当神秘的一群人,他们亲临餐厅测评时通常会隐藏身份,除非在用餐结束后想要进到后厨房考察,这时才会公布身份。一旦评审完毕,这个评委在之后的若干年里都不能出现在这家餐厅,以保证下一次测评的公正性。
图为第一间被米其林授星的挪威餐厅Maaemo
每间餐厅都经过精心挑选,并由测评员自掏腰包,不接受任何广告赞助。米其林每年都会给检查员重新划分测评区域,以保证独立评选。
美国最伟大的厨师之一DanielBoulud,他在纽约上东区的餐厅Daniel已经屹立不倒近23年
如果今年这群神秘人物真的来上海,哪些餐厅会被“临幸”?哪些又会登上美食界的圣经米星小红书?外滩餐厅中有米星餐厅背景的大厨不少,圈内一直流传着“保二争三”的说法,大家都野心勃勃地等着神秘人物大驾光临!结果到底如何?我们大胆来猜测一下!
L’AtelierdeJoelRobuchon
全球摘星最多的大厨JoelRobuchon在中国的首家餐厅上月刚刚落户魔都外滩十八号,这在美食界可是一件大事,开业当晚就连前法国总理都亲自来捧场!Robuchon先生在香港和纽约的餐厅都有米其林三星殊荣,超级平易近人但在工作上奉行完美主义的大厨一定也是把这间餐厅按照米星级别来打造。
一如既往地以红、黑色为主调,标志性的吧台耀眼夺目,32个座位环绕着全亚洲最大的开放式厨房,客人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道道Robuchon美食是如何诞生的。16个餐桌席位沿窗分布,可以将外滩景致尽收眼底。餐厅还有3个可容纳8位客人的包厢,可满足客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
大厨的烹饪哲学就是使用当地、应季食材,最大限度还原它们的本味。餐厅以法国经典菜系为主,请来了澳门米其林三星餐厅天巢的主厨Francky和他的得力团队前来助阵,就菜肴来说,出品差距甚微,并没有南橘北枳,满足苛刻的米星测评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