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技法集成
一火烹法(上期)
1.挂炉烤(本期)
除上述烤法外,还有网油烤、竹简烤、泥烤、面烤等烤法名称,这些大都是因为烤时所用的包裹材料不同。对大家公认的各种烤法,所用炉具和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风味质感既有脆香的共性,又有口味上的差异。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挂炉烤
技法定义将加工处理好的原料,吊挂在大型烤炉内,利用燃烧明火产生的辐射热把原料加热成菜的技法。
机理、关键和特点挂炉烤制的成品色泽枣红,外皮松脆,肉质鲜嫩,香气浓郁。
被誉为“国菜”的北京烤鸭,它所用的是砖砌大型烤炉,在放入原料之前,先要把炉烧热,产生高温气体,同时不熄灭明火,通过明火和炉壁同时产生的辐射热把鸭烤熟。在烤的时候,原料吊挂在炉内上部蓄热之处,不直接接触明火而经受高温气体的加热,所以称为“挂炉烤”。由于烤炉开有窗口,烤时并不封闭,借此散发一些水分,增加外皮的干脆性,这种烤制成品的松脆性,比焖炉烤、又烤的效果更好。但是窗口散发水分的同时,也引起了炉内温度的不匀。因此在烤制时,采取观察、转动等技术措施调整,以使制品表层色泽均匀,内外成熟一致。
这里以北京挂炉烤鸭为代表,说明这种烤法的主要技术关键:
第一,北京挂炉烤鸭的原料,必须使用北京特产的填鸭。这种优良品种的鸭,是用精饲料填养育肥的,一般在3千克左右重,体壮肉嫩,皮下脂肪丰富,烤制以后,外焦里嫩,风味非同一般。除填鸭外,其他任何鸭都不能用。烤鸭古已有之,称“炙鸭”。而有“国菜”之誉的北京烤鸭,是在明代初期喂养填鸭成功以后才问世的。
第二,精细复杂的加工处理。一般来说,要经过十道工序,即宰杀(去毛、洗净),打气(使鸭皮鼓起绷紧,显得光洁丰满),开膛(从腋下开一刀口,掏出内脏),洗膛(用清水冲洗鸭腹),挂钩(用铁钩钩住鸭体,便于吊挂),烫皮(用开水淋浇使鸭皮紧缩,便于刷上糖浆),刷糖浆(用饴糖调成黏性大的浆汁),晾皮(吊挂通风处,把皮的水分晾干),灌开水(向鸭腹内灌入七八成满的开水,在烤制时,外烤内煮,加快成熟),第二次刷浆。经过这十道工序才能成为烤鸭的坯料,然后才可入炉烤制。挂炉烤鸭的加工处理工序之多、之复杂,是其他任何菜肴都不能比拟的,而且每道工序也有较高的技术性。
第三,烧炉和入炉的烤制,是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挂炉烤的烧炉燃料,一般都用果木或者硬杂木,用旺火烧炉,使炉温度达到度左右或更高一些,燃料还要保持一定火势,要冒出火苗。这时,逐只挂进鸭坯,并要求做到挂位正确,即鸭头朝上、鸭腿朝下、鸭背对火、鸭脯向壁,使厚实的腿肉直接对着明火,让细嫩的鸭脯间接对火,使其接受不同的热量。挂好鸭坯后就进入烤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厨师要集中精力调节火候,观察变化,及时检查成熟的程度。行业术语叫做看色、移位、调节火力、掂重、出炉等。
所谓“看色”,就是观看鸭坯外皮受热后的上色变化,再根据上色情况,移动鸭坯位置,均匀上色,直至鸭坯全身呈枣红色时为准。所谓“移位”,主要是根据鸭子不同部位的受热情况进行位置调整,以保证受热均匀,成熟一致。同时,“移位”也是调整鸭坯色泽的一个手段。所谓“调节火力”,就是在这个阶段内对明火火力的调节。要求明火的大小以鸭坯外皮和内部都能得到最佳的热量为准。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火力不宜太旺,以防止外皮烤焦发黑,而内部仍未熟透。火力大体要控制在使原料变性成熟的程度。原料成熟的过程,也是脱水的过程,脱水结束,原料也就内外熟透。所以,当鸭坯烤后由向下滴水(乳浊液)转为向下滴油时,也就是原料成熟已经完成。这时,还可采取“掂重”的方法检查一下成熟程度。所谓“掂重”,即用吊杆提起接近成熟的鸭坯,用手掂掂重量,凭手的感觉判断鸭坯因失水引起的失重程度,再结合一下烤制的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左右)就可得出成熟度的结果。一般来说,熟鸭较之生鸭坯失重在20%~30%之间。通过“掂重”,确定了成熟度,再拨旺明火,稍烤片刻,在焦糖化的反应中,使外皮上色并更加松脆香浓。概括说来,挂炉烤鸭烧炉和烤制工序的技术要点是:烧炉要热,火力适当,挂位正确,看色准,掂重对,移位及时,烤制时间恰到好处。
挂炉烤鸭只是烤鸭方法中的一种,为了让读者对烤鸭有一个全面了解,在这一节里,我们把“挂炉烤鸭”与“焖炉烤鸭”的区别,以及“叉烧鸭”也简单介绍一下。
挂炉烤鸭与焖炉烤鸭在北京菜系中都有悠久历史,而焖炉烤鸭历史更长。长期以来,两种烤鸭和两种烤法并立争雄,不相上下,经久不衰。从技法内容上讲,焖炉烤鸭与挂炉烤鸭的主要不同点是:焖炉烤鸭的烤炉有门的装置,烤制时必须关门,是为焖炉;烧炉的燃料不是木柴,而是秫秸杆(有的现已改为烧天然气),初次点火烧炉,必须把炉烧至℃以上,炉温低了,不易将鸭坯烤熟;在烤制的时候。鸭坯人炉须立即关门,封闭烤制,而不能像挂炉烤鸭一样边观察,边操作。因此焖炉烤鸭在烤制过程中,不能“看色”、“移位”、“调节火力”和“掂重”,而是要控制烤的时间,到时开门取鸭。因此,烧炉烧到什么程度是主要关键。由于有这些区别,也就形成两种烤鸭各自的风味特色。总的说来,两者都是外焦里嫩,香气浓郁。其主要差异在于焖炉烤鸭的外皮松脆性较挂炉烤鸭略逊一筹,而焖炉烤鸭的油润细嫩又较挂炉烤鸭略胜一筹。这也引起了食客不同的爱好,北京的食客吃焖炉烤就上“便宜坊”,吃挂炉烤就去“全聚德”。这两家老字号烤鸭店,不但享誉国内,也蜚声海外。
“叉烤鸭”以江苏菜系的名菜“金陵烧鸭”(实际是又烤鸭)声誉最高。它在用料、烤法上与挂炉和焖炉完全不同,是另一种特色烤法。它用的主料是鱼米之乡散养的湖鸭,品质也很好,肌体丰满,肉质细嫩,皮薄鲜香,与北京填鸭相比,各有特点。但叉烤鸭的加工处理则较为简单,大体分为宰杀、填膛、上又、烫鸭、抹糖、晾干、烤制等。这些工序,有些与挂炉、焖炉烤鸭相同,有的工序区别很大,主要是为适应其烤法而采取的措施。如取消打气,改为填膛,即用葱叶、荷叶、菜叶和花椒等,把鸭腹填满填实,使鸭体鼓起,便于抹糖和烤制,因而也去掉了往鸭腹灌入开水的工序。
又烤的方法是在鸭坯上叉后,放在敞口火池上用明火烤,并根据情况不停转动部位,使之均匀受热、上色。烤熟的鸭子也是皮层松脆,肉质细嫩,入口即酥,肥而不腻。尽管金陵又烤鸭也是上乘佳肴,但一般认为比之“国菜”北京烤鸭,则略为逊色。
服务培训·信赖利豪大吉大利·豪情逸致
请注明文章来自:
《献给旅行者日》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