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
烹饪技巧

您现在的位置: 烹饪技巧刀工_烹饪技巧注意 > 烹饪技巧排行 >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发布时间:2023-5-17 10:38:23   点击数:

学会一项技能要多久时间?

曾经有一本书非常火,叫做《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小时理论”,意思是如果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达到专家级别的水准,你需要刻意练习个小时。

如果每天刻意练习3个小时,那么一年也就才小时,要达到小时,我们得坚持练习将近10年的时间。

我们一生能有多少个10年呢?即使我们能活到岁,我们也只有10个10年。这样的学习成本太高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对学习某项技能非常有兴趣,但是却迟迟下不了决心来学习的原因。最后硬生生的将自己逼成了一个悲观主义者,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敢投入精力和时间。

《微精通》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一项技能根本不用很长时间,甚至只需要一两个小时,我们就能从完全不懂的状态达到入门级别。只要再经过很短时间的训练,我们就能熟练掌握某个领域的一个小技能。然后再以这个小技能为切入点,最后掌握整个领域的知识。并且这种学习的成果,还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随时向别人展示的实际操作。

作者:罗伯特·特威格尔,就通过“微精通”的学习方法,学会了手绘、冲浪、对话写作、烘培、做寿司、酿啤酒、自制衬衫……等39项各种不同的技能。

掌握这套“微精通”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一项技能。你从此不必因为没时间或者没精力而压抑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你可以想学什么就去学什么。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本书:什么是微精通;微精通的内核;微精通的规则。

一、什么是“微精通”?

相对于成人学习,婴孩的学习速度比我们要快很多。就拿语言学习来讲,一个婴孩可以在两年之内从完全听不懂、不会讲话,到能够听懂并且清楚表达的程度;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从初中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高中、大学,将近十年的时间,还是不能做到听懂并且清晰表达出来的程度。

“微精通”这种学习方法的灵感就来自孩子的学习过程:孩子学习的时候,从来不会理解所有的基本原理,而是觉得这件事情够酷,就学会了,然后再继续学另一件事,就像学习怎么用筷子吃饭或者如何折一架纸飞机一样。

所以“微精通”的学习方法,要求我们改变学习顺序,不再是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某个技能的基础知识,而是直接从做一个这个领域的事情开始。比如,要学习烹饪,不是从了解各种菜系的发展历史、各种乱七八糟的理论知识开始,而是直接从炒一盘土豆丝开始;要学习音乐,不是从学习看乐谱、学节奏、学音律等乐理知识开始,而是直接从弹一首曲子开始……

“微精通”学习方法上手很快,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并且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另外学习成果还可以随时向别人展示,从而正向促进我们的学习,让我们想不学习都难。

二、“微精通”的内核:

1、入门技巧

入门技巧,能让你快速地对事物有基本的把握。

比如,在驾校学习倒车入库的时候,教练会告诉你很多点位,车子到了某个点位方向盘应该打半圈还是一圈,都非常清楚,你只要记住这些点位以及到了某个点位的操作,你就可以进行入门的操作了。虽然你这时候倒车还停不到那么准确,甚至有时候根本停不进车库里面,但是随着你不断地练习,你的操作会越来越熟练,而且自己就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里的这些点位以及每个点位的具体操作,就是学车时候到入门技巧。

2、协同障碍

当我们在学习一项具体技能时,我们可能找到了两个有助于开始任务的技能,但它们却不能同时运用。这些技巧在运用时会遇到协同障碍(也称技能对抗障碍),也就是多种技能相互叠加后会出现消极作用的一种现象。

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个他画禅圆的例子:作者是用毛笔练习的,如果运笔太快,笔画的边缘就会不平整,出现很多毛刺;如果运笔太慢了,又不能将圆环画得标准,而是歪歪扭扭的,像一只蚯蚓一样。

为了克服“协同障碍”,作者介绍了一种“合气道训练方法”,就是一开始尽可能快速地练习各种技能,然后再以尽可能慢的动作做同样的练习。

这样的训练方法,既可以让我们熟练掌握其中的各种技能,而且对于其中具有“协同障碍”的技能,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3、背景支持

背景支持包括工具支持、导师支持等等有利于这项技能提升的外部支持。

比如,练习自由潜水时很难平衡下降速度和耳压:太慢了沉不下去,太快了耳朵又会疼得受不了,而一个医用耳塞就能帮我们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再比如,你要练习跑步技巧,因为自己跑步时的姿势正确与否自己很难察觉,所以请一个专业教练给你纠正,是有助于我们提升跑步水平的。

背景支持对于我们学习一项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是我们做化学实验时所用的催化剂,能很快促进我们的进步。

4、成功回报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坚持下来,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难得到清晰的反馈。在实现微精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取得明确的、毫不含糊的成功,这有助于我们继续学习下去。

比如,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练习能炒一盘非常美味的土豆丝,而每个吃过我抄的土豆丝的人都赞不绝口,这就给我了成功回报。

成功回报,不仅能促进我在此项技能的继续提升,并且能极大增强我继续“微精通”其它技能的信心。

5、可复验性

可复验性,就是可以在不同时间或者地点都可以进行验证,而且可以进行反复验证。

微精通必须能被不断重复,因此它不能太无趣、不灵活或一尘不变。重要的是,你要能越做越好,一遍遍实践,看着自己持续进步。比如,学习素描时,你可以在家里素描一个杯子,也可以去咖啡馆素描一个桌子……

6、可实验性

微精通就像一间微型实验室,是一个可做无数实验的地方。通过实验,你能对反复做一件事情增加兴趣。你的进步神速、收获满满,这让你不断地练习、完善和改进。

比如,还是学习倒车入库,教练教给了我们入门技巧,告诉了我们每个点位,以及每个点位的操作。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点位和相应的操作做出一些小的调整,比如自己每个入库都比较靠右边,我就可以在其它操作不变的情况下,在入库时向右少打一点方向,然后根据具体结果进行方法的调整。通过反复实验,从而提升自己倒车入库的水平。

三、“微精通”的规则。

规则一、发掘乐趣。

作者曾想写部小说,折腾了一年,毫无进展,还倍感焦虑。

后来他从朋友那里得到建议开始写微小说,于是他开始每天写三篇微小说,这就成了他小说写作中的微精通。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掌握了写长篇的技巧,真的完成并出版了自己的一部完整小说。

要持续在一个领域取得进步,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有枯燥乏味,是没有人能够坚持下去的。

规则二、探尾索犬。

摇来摇去的狗尾巴很可爱,但这只是开始,你会想要了解这只狗的全部——也就是说,你想学习并精通整个领域。

这部分的意思就是从一个有趣的地方作为切入点,进而学习并精通整个领域的知识。

就好比一家创业公司一样,刚开始就是从一个细分领域作为切入点,当这个细分领域做到数一数二的时候,再探索全领域商业模式。比如,我以前在“河狸家”工作过,它就是以上门美甲切入的,然后开始涉足美睫、美容等,到现在几乎涉足整个美业。

规则三、立体学习,多元感知。

神经系统功能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脑的绝大部分有多感知神经细胞组成,也就是说,一类脑细胞能处理多种感觉,如嗅觉、视觉而不是一一对应,所以我们学习实用的维度、感官越多效果越好。

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你能调动除了视觉以外的其它感觉,你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比如,你读到某个关于大自然描写的句子时:你如果能看到绿油油的草坪、听到潺潺的流水、感觉到脚底踩在踩在草坪上那种松软的感觉,你将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并且学习效果会提升很多倍。

规则四、咨询行家。

把微精通结构应用于某个新的活动之前,需要请教该领域真正懂行的人。我们的学习应该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而请教真正懂行的人就是很好的方法。

如果一开始就以错误的方法练习,以后想要纠正就很难了。并且错误的方法很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跑步,如果跑步姿势不正确极大可能对膝盖的伤害会非常大,时间久了很可能导致走路都变得困难。

最后总结一下:

小编认为本书最大的贡献不是微精通的具体操作方法,而是它颠覆了我们对于学习的错误认知,重新点燃了我们学习的希望。我们以前认为学习一项技能是非常枯燥的,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而此书让我们明白,学习一项技能是可以非常有趣,不需要太多时间的。这让我们可以想学什么就去学,而不用再压抑自己内心的兴趣爱好了。

另外作者并不是在纸上谈兵,他是这套方法的坚定实践者和受益者,他通过这套方法掌握了39项之多的技能。用“微精通”的理念和方法学习一项技能,你会发现那是一件多么有趣和轻松的事情。

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它会带给你无限的可能。

参考书目:《微精通》,作者:罗伯特·特威格尔,译者:欣玫,江西人民出版社。如果想要了解本书更多内容,欢迎阅读原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d2-wallpapers.com/prph/161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