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
烹饪技巧

您现在的位置: 烹饪技巧刀工_烹饪技巧注意 > 烹饪技巧排行 > 土鸡蛋正确保存方法及烹饪小窍门

土鸡蛋正确保存方法及烹饪小窍门

发布时间:2016-10-4 14:21:04   点击数:
土鸡蛋正确保存方法及烹饪小窍门

鸡蛋存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存在冰箱的鸡蛋,要记得把鸡蛋小头朝下竖直立放;

2.鸡蛋存放前不可用水冲洗;

3.鸡蛋最好存放在冰箱内保存,最适当的保存温度是5—7℃,最好连盒子一起放入冰箱,比较能保持鸡蛋的新鲜度。

白水煮鸡蛋的经验——据说用白水煮鸡蛋是鸡蛋最营养的吃法,本人经过试验发现以下几点经验:

1.首先要用清水把鸡蛋清洗干净;

2.另一种更为干净的方法,把整个鸡蛋放入蒸锅中蒸熟,水沸腾后用8分钟时间。

3.如果放入水中煮,水沸腾以后煮5分钟比较合适;

4.某些资料说,吃未煮熟或者煮的太老的鸡蛋都会影响营养的吸收。

一.正确的鸡蛋的保存方法

(一)摆放鸡蛋时,一定要小头向下,竖直堆码,不要横放。

这是什么原因?原来,刚产的鸡蛋蛋白浓稀分布,能够有效地固定蛋黄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外界温度的上升,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所含的黏液素逐渐脱水,慢慢地使蛋白变稀,这时蛋白就失去了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又由于蛋黄比重轻于蛋白,鸡蛋横放,蛋黄就会上浮,贴在蛋壳上,形成“靠黄蛋”或“贴皮蛋”。如果在码放鸡蛋时,大头向上,直立存放就不会出现贴皮蛋。因为鸡蛋的大头有一个气室,即使蛋白变稀,蛋黄上浮,也不会使蛋黄贴在蛋壳上。因此,码放鸡蛋不宜横放。

(二)鸡蛋冰箱存放小知识:

1.鸡蛋最好存放在冰箱内保存,最适当的保存温度在5—7℃,最好连盒子放入冰箱,比较能保持鸡蛋的新鲜度。

2.鸡蛋存放前不可用水冲洗。有些鸡蛋的外壳很脏,人们喜欢清洗后再存放,以免污染其他食品。但清洗会破坏鸡蛋原有的外蛋壳膜,使细菌和微生物畅通进入蛋内,加速鸡蛋变质。可以用保鲜袋或膜包起来再放,就不会造成污染了。

3.从冰箱中取出的鲜蛋要尽快食用,不可再久置或再次冷藏。因鸡蛋取出后在室温下会“发汗”,小水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会很快透过蛋壳深入蛋液内层,所以鸡蛋保质时间会缩短。

4.鸡蛋不可以冷冻,会使蛋白发生变化且蛋黄易凝固。

5.鸡蛋不慎裂开或破掉时,可以直接将鸡蛋盛入容器中打散,加入少许的盐,密封起来冷冻,等到需要调理时再拿出自然解冻即可。

6.不小心将生鸡蛋和白煮蛋混在一起,只要将鸡蛋拿来旋转,会一直转不停的就是生鸡蛋,或者一起放入水中,浮起的便是生鸡蛋。

(三)鸡蛋能存放多长时间而不变质

据专家介绍,和蔬菜、肉类一样,鸡蛋也有保质期。实验表明,在温度2~5℃的情况下,鸡蛋保持新鲜是40天,而常温下为15天,鸡蛋超过日期其新鲜程度和营养成分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存放时间过久,鸡蛋会因细菌侵入而发生变质,出现粘壳、散黄等现象。当然,以上说的是保持新鲜。如果说只要求鸡蛋不变质变坏,那在冰箱至少可以存放半年之久。

二.制作鸡蛋的注意事项

(一)忌吃煮老的鸡蛋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二)忌吃未熟鸡蛋

鸡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它们影响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消化吸收。

(三)鸡蛋不宜与糖同煮

鸡蛋与糖同煮会因高温作用生成一种叫糖基赖氨酸的物质,破坏了鸡蛋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这种物质有凝血作用,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鸡蛋中加糖,应该等稍凉后放入搅拌,味道不减。

(四)炒鸡蛋不需放味精

鸡蛋中含有氯化钠和大量的谷氨酸,这两种成分加热后生成谷氨酸钠,有纯正的鲜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炒鸡蛋时如果放入味精,会影响鸡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钠,破坏鸡蛋的鲜味。

(五)鸡蛋冷水浸后忌存放

一些人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FB变质。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d2-wallpapers.com/prph/106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