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
烹饪技巧

您现在的位置: 烹饪技巧刀工_烹饪技巧注意 > 烹饪技巧注意 > 完美牛排肉的选择熟度和烹饪技巧西餐

完美牛排肉的选择熟度和烹饪技巧西餐

发布时间:2019-3-4 9:25:47   点击数:

这首歌5分钟,正好够你煎这块牛排

再听一遍,正好够它rest

如果你仔细去找,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正好"

牛排正好rare,你也正好

完美牛排ThePerfectSteak

牛排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先讲一个简单版,再讲一些这些年来的思考和经验,大家有时间看看,没时间的话,就收藏了做的时候看看这个简单版就好了。

3步简单版完美牛排

1.在电商平台上搜索肉眼或者T骨,大概块钱-g的质量就ok了,提前一天放到冷藏、彻底到室温,煎之前一个小时用盐和黑胡椒碎腌制,保证肉是干的,室温的;

2.厚底铸铁锅,大火烧到极热,不放油,下牛排,第一面三分半,翻面煎两分钟半,然后放一点黄油,几瓣蒜,翻过来再煎30秒,大概是三成熟,如果厚于1寸,多煎一会,如果喜欢更熟一点的,每更熟两成,每面各多一分钟,如果锅底很薄,加一分钟;

3.拿出来,先静置5分钟,有条件的恒温箱、烤箱低温或者暖灯都可以,没有用锡纸盖一下也行,切割上菜就可以了。

不是自己家的厨房,设备比较简陋,但是锅的温度可以借鉴

牛排的选择

(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牛排的选择不同,差别很大,从常见的Sirloin、Tenderloin、T-Bone、Ribeye,到便宜一些的Chuck,Rump,还有大块的Tomahawk,每块肉都有自己的特点,贵一点的肯定口感更"好",但是便宜一点的cut有时候因为脂肪更高,风味更足,跟烹饪方法也很有关,有的便宜的cut,处理好了,也能很好吃。

刚才提到的电商常见的那个价钱的肉,大概横向对比澳洲M5,USChoice的那个感觉,但是实际上Cut会比正常的小/薄很多,所以实际烹饪出来的效果差一点,这个厚度和烹饪方案,熟成的时间关系都很大。

我们今天只讨论四个国内最常见的牛排的种类:T-BoneT骨,Ribeye肉眼,Sirloin西冷,Tenderloin菲力(都是国内电商常见的翻译,方便大家对应着找)

Tenderloin/Filet菲力

特点:最嫩也最贵的一块肉,无骨,瘦,marble油花比较少,所以味道比较单一,需要更多的调味和酱汁。来源:这块肉其实就是中式牛肉分割里边的黄瓜条,在超市里边其实很容易买到,就把黄瓜条横着切厚一点就好了。烹饪方法:一般不做超过MediumRare,为了保证不会过火,很多高级饭店会选择恒温油炸或者sousvide,家里的话,可以选择两边PanSear完成之后,用低温烤箱烤熟内部,如果有温度计的话,内部45度,rest完大概是3成熟的样子。

Sirloin西冷

特点:无骨,可能是味道最丰富的一块肉,但是肉会比较容易老,内部筋比较多,很多会把这块肉切的薄一点。来源:背部靠近屁股的地方,一般一边有脂肪,内部组织明显。烹饪方法:西冷最怕太老,最多rare或者mediumrare,西冷的牛肉味非常足,适合用最大的火快速煎封两面。

T-BoneT骨

特点:最难做的一块牛排,中间一块骨头,两边有肉,一边是特别嫩的Tendorloin,一边比较老的Sirloin,还有大块的脂肪,油花很好,一边嫩一边有嚼劲,味型很丰富的一块肉。来源:在没有被剔下去肉的shortloin后边那块,基本中式分割是不会有这块肉的。烹饪方法:肉在烹饪的时候会收缩,所以这块带骨,两边又是不同类型的肉,很容易变形,又难保证成熟度一致。前面小视频中就是我用手拿着煎一块T-bone的样子,先煎边上的脂肪,出来油以后煎sirloin的一边,用锅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来控制成熟的时间。如果是grill/broiler,就离炭火远近来控制,这个炭火的使用可以参考上一期烤鸡的部分。

Rib-Eye肉眼

特点:个人最喜欢的一块肉,有时候有骨头,有时候没有,有一个大块的脂肪,油花非常明显,在便宜的等级的肉里,marble相对较好,肉眼顾名思义,中间有一个比较瘦和密实的眼,周围比较肥也比较散。来源:肋骨的位置,在USDA的标准里,只有6-12号肋骨出来的才叫Ribeye。烹饪方法:最简单的,因为它大量的油脂,即使稍稍过火,口感也不会太差,容错率比较高,脂肪中牛肉的香味非常浓郁,用最大的火,放最少的香料,不管是厚底的平底锅,炭火,GrillPan,还是Broiler都可以,把火开到最大就行了。

其他还有很多不同的cut,但是考虑到一般的农贸市场和超市也买不到,就不太细讲了。

这次用了GrillPan,为了要好看的花纹,不过其实铸铁平底锅的恒温效果更好

成熟程度

成熟度:基本没熟,会有血,中心温度46摄氏度,表面就算用Grill烤出焦黄的颜色,内部温度基本没有升高太多,吃着会有点凉,不建议尝试,口感原始。

成熟度:一成熟(Rare),仍然有明显的血,横切面大部分还是红色的,中心温度大概在52度,牛肉的味道会很gamey,摸上去基本跟生肉差不多,虽然表面可能有硬壳。如果是普通的平底锅,火力没有很大,一面3分钟,一面2分钟,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成熟度:三成熟(MediumRare),最推荐的一个成熟度(当肉够好的时候)中心温度大概在56度,中心切开仍然有一点点红色,但是大体已经变色是粉色了,中心肉的口感在暖灯下缓十分钟后温度也不会很低,吃着仍然有食物感,在普通家庭平底锅上,煎4+3分钟就差不多。

成熟度:五成熟(Medium),最安全的一个成熟度,中心温度大概在64度,对于脂肪比例较低的Tenderloin来说,3-5成熟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而脂肪比较高的肉眼,可以火稍稍大一点,油花的香味会更明显,但是无论怎么说,一块牛排点medium,总不会错。普通平底锅,煎一共8-12分钟。

成熟度:七成熟(MediumWell),对于大多数肉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了,肉质会比较硬了,虽然中心会有一点点软红,中心温度大概在72度,口感会比较硬。家庭平底锅,煎12-15分钟。

成熟度:全熟(WellDone),中心温度在77度以上。看起来最不好的选择,其实做起来很难,因为中心温度升到77度,还能保证表面不焦,需要持续的低温烹饪,吃起来很有嚼劲了,如果不是tenderloin,可能会嚼不动。

一个传说中的不切开判断牛排成熟度的办法,通过不同手指捏合,按虎口肌肉的手感来看牛排的成熟度,但是大家肌肉的手感不同,这个判断也很主观,个人建议其实是通过固定的火力、锅和时间的组合多试几回判断最靠谱。如果是第一次的话,宁可生也不要熟,因为牛排表面肯定是大火封过的,如果生了,肯定也是内部温度不够,可以放在度的烤箱里烤一会,提高内部温度。

今天这块肉眼做了MediumRare

烹饪牛排的一些思考

1.关于翻面的次数和时间背后的科学和应用,NathanMyhrvold在TheModernistCuisine里研究过翻面的时间和区别。

图中锅表面温度,牛排表面温度,内部温度升高的曲线,这是只翻面一次的曲线。

图中对比是每15秒翻面一次的曲线,可见表面温度提升呈现曲折性,但是由于直接接触受热面,和只翻面一次差别没有很大,但是内部温度提高更快,这个对牛排成熟度意义非常大,不改变烹饪方法的前提下,让牛排表面不受非必需热力的时候,能够减少烹饪时间,又能让内部温度提高到需要的温度,会提高整体牛肉的口感。

为什么没有推荐这么做呢,第一太折腾了,第二,大部分家用烹饪的火和铸铁锅都很难保持同一热度,普通不粘锅平底锅+普通天然气炉火的前提下,g牛排放在烧热的锅里,锅的温度会瞬间掉下来,火力又不大的情况下,整体温度提升的也很慢,翻面太多影响表面的焦化。但是如果你有grill,或者特别厚底的铸铁锅,彻底烧透,亲测有效。

2.关于煎牛排要不要放油。一开始不要,后来可以,锅内的油会增加施热面(锅)和受热面(肉)的接触面积,让肉表面升温更快,不能同比地提高内部温度,这和前面讲的翻面中提升内部温度的有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放油会降低肉表面碳化sear的速度,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先不放油,两面都sear完了,放一点黄油增加味道的维度,不过这个事见仁见智,如果喜欢更均衡成熟的牛排,也可以放油来炸它。

3.肉要不要醒/缓Rest。HaroldMcGee在他的《OnFoodandCooking:TheScienceandLoreoftheKitchen》里说,大块的烤制肉类应该Rest半个小时再切,第一让这个余温持续烹饪肉,第二让肉的内部温度降低到50摄氏度左右,在温度降低的同时,肉中蛋白结构变得更牢固,会保留住更多水分。

4.锅的选择:不同的做法会用不同的锅,但是最核心的选择原则是:选择厚的,锅本身保持温度能力比较强的,或者升温很快的。因为你希望牛排在放入锅中的一刻,可以保持高温度。

配菜、酱汁、配酒

最常见的酱汁:红酒锅底酱,在牛排拿出锅以后,让锅稍稍凉一点,如果油少,放一点油,加入1/4颗切成丁的洋葱,一点点盐/胡椒调味,一点thyme或者其他你喜欢的香料,等洋葱炒软焦黄之后,放入两勺砂糖两勺黄油,几勺红葡萄酒,把刚才煎牛排锅底的油渣都冲成汤,糖会帮助酱汁变得粘稠一点。

配菜:牛排其实没有什么固定的配菜,我这次炒了一些蘑菇、煮了些豇豆算是greenbean了。

配酒:红肉配红酒,牛排味道比较重,烟熏、酱汁、腌料的味道混合,油脂也比较多,我个人会推荐口味重一点的Malbec,酒体饱满,和牛排很搭,不过其实Syrah/Shiraz,CabernetSauvignon,都很好,甜一点的Merlot也没错。

往期回顾

番茄酱意面

干酪酱意面

汉堡

鸡丝凉面

薄荷酱羊排

青酱意面

早餐蛋饼

墨西哥卷

德式烤肘子

牧羊人派

墨西屯乱炖

填馅烤鸡

咖喱鸡肉派

奶油南瓜派

慢烤羊腿

慢烤猪排配焦糖洋葱

红烧肉

醋香鲳鱼

平菇滑鸡肉

花菇蒸鸡

夏日西瓜特饮

朗姆酒鸡尾酒

坦都里烤鸡

巧克力慕斯

苹果派

巧克力蛋糕

早餐玛芬

法式吐司

草莓酱蛋糕

燕麦饼干

枣糕

黑樱桃派

鸡蛋说

橄榄油

油醋汁

平底锅

厨房笔记









































北京中科白癫疯
北京中科白癫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d2-wallpapers.com/przy/99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