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灶台、柴米油盐
锅碗瓢盆、袅袅炊烟
这是军营炊事班的真实写照
别以为这些简简单单
却道是好的炊事班
能顶得上半个指导员
吃得好才能练的好
吃得好才能有战斗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战区陆军部队的炊事员们
为了让官兵好好“干饭”
都有哪些妙招吧!
名厨下基层,提升厨艺保战力 近日,为提升官兵饮食保障质效,第81集团军某旅在驻训点开展“名厨下基层”活动,邀请当地商务厅培训中心专业炊事教员到旅炊事分队进行教学指导。▲现场理论授课 “美食不仅仅是食材丰富,还要注重粗细搭配、肉蔬合理、火候掌控······”理论教室内,高级厨师周志泊正详细地讲解烹饪知识、调味技巧及各种食材烹饪方法。台上“师傅”倾囊相授,台下“徒弟”认真聆听。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学员们对烹调方法、调味技巧等烹饪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论授课
除了理论讲解,实操教学更是必不可少。为了让炊事员们更熟练地掌握烹饪方法技巧,大厨亲自上手,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他从部队最传统的“大锅菜”入手,调味、起火、翻炒、出锅,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细致演示,让学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烹饪技巧。▲名厨亲自示范
“油温要高,出锅要快......”示范过后,学员们依次掌勺进行实践,而周师傅则在旁边进行指导,随时纠正烹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时还手把手地教授学员技巧。炊事员李宁说道:“在学习中,我掌握了很多新的技巧,也明白了制作美食需要的不仅仅是食材的累加,更重要的是烹饪方法的运用和烹饪过程中时机的掌握。”▲名厨现场指导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各炊事班还在每天工作结束后组织展开研讨和答疑。名厨和学员们围坐在一起,总结当天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交流烹饪的经验技巧。▲讨论交流
“一个方法”解开心中疑惑、“一个提示”教出炊事新招、“一次帮带”留下满园香气、“一次交流”巩固本领技巧。在“名厨下基层”活动中,炊事员们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妙招,烹饪出了新的美食。食堂内,一道道菜肴香飘四溢,官兵“干饭”更香了。▲官兵们在食堂开心就餐
该旅某营副营长武玉廷说:“通过‘名厨下基层’活动,炊事专业人员得到了系统的培训,营队的伙食质量有了长足进步,官兵们吃得更香了、练得也更有劲了。”
野外驻训炊烟起,伙食保障“不打烊”凌晨4点,官兵们还在休息,第82集团军某旅“稳如泰山营”炊事班长安海云就已经忙碌了起来。只见他带着炊事员们在熟练地倒油、加菜、翻炒……不一会,一顿丰盛的早餐就摆到了大家的面前。
前不久,该营机动至陌生地域展开了野外驻训。针对此次驻训时间长、条件难的实际情况,该营专门召开会议认真研究了主副食供给、储存等一系列难题。
针对野外驻训条件下,官兵体能消耗大与夏季炎热胃口不佳的现实矛盾,炊事班在请教专业营养师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官兵对伙食的反馈意见,满足单兵日常所需营养摄入量的同时,科学制定菜谱,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官兵吃好,为官兵训练“保驾护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伙食保障不仅把控着全营官兵的‘胃’,更关系着全营官兵的健康,影响全营的战斗力。我们通过采取多种形式,让官兵在野营驻训阶段也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该营教导员李建庚说。
抗洪线保障有力 “梅菜扣肉热气腾腾,就着酸辣粉丝汤和白米饭,吃的真痛快!”救援一线,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部队”上等兵梅杰和战友们在抗洪一线午饭吃上了热食,满满幸福感溢于言表。 7月下旬以来,河南地区连降大雨,郑州等地突发汛情。连日来,在救援中第83集团军某旅官兵发扬“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三个不相信”精神,连续奋战相继奔赴郑州、长葛等地执行抗洪救灾任务。 此次救援时间紧、任务重,官兵体能消耗较平时大幅增加。为让救援官兵吃上“热乎饭”,该旅采取补充自热食品、配套保温厨具、热食随行制作等方式,保障抗洪一线官兵热食持续供应。为丰富食材供应,他们对照任务期间主副食供应标准,相应调整食材采购范围及质量,确保菜品量足味美。针对抗洪任务官兵能量消耗大、水分流失多等问题,炊事人员根据随队军医建议调整菜谱,适度提高肉蛋奶等高蛋白食材比例、增加盐分补充,确保官兵体能充沛。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队保障的自行炊事车内器具完备、性能良好,在统一调配下,炊事员们配合默契、动作娴熟,只见道道美食美味出炉。目前,任务部队官兵状态良好,科学有力的后勤保障,确保官兵以饱满状态完成救援任务。“厨神”在这里炼成 近日,余名来自陆军各个单位的炊事学兵齐聚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展开了为期2个多月的炊事专业预选士官培训。▲给养单元操作训练 扎实的基本功是一名炊事员必备的基本技能。针对部分同志炊事基础薄弱、大多没有培训经历、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该基地在培训初期,按照“先打基础,后强技能”的思路,狠抓基本功训练,每天坚持做到刀工、勺功一样都不落下,训练场上大家个个铆足了劲,反复认真地进行动作练习。“相信只有把基础打好了,下一步训练才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参训学兵赵惠林说。▲面食制作训练
▲颠勺训练 名师方能出高徒,此次培训采用“军地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由教研室牵头与地方餐饮机构联系,把名厨大厨请到军营“传经送宝”,通过“理论+辅导”“讲解+实操”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炊事技能。在主食和面点制作过程中,教员耐心细致地进行着辅导和讲解,让大家对烹饪的基本知识了解的更透、更细,课后学员们认真进行操作练习,并就各类制作工艺向教员进行请教。▲教员进行讲解
▲教员品鉴食品 炊事训练可不是只有炒菜做饭这么简单。本次预选士官培训紧贴实战化要求,坚持“仗怎么打、后勤保障就怎么练”,特别是将野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也纳入到全期的培训考核中。饮食装备器材操作、战地野炊、热食前送等训练科目,在本次课程设置中贯穿始终,使得整个培训“战味十足”。▲战术训练现场
▲指挥员下达命令 小锅菜实操现场,煎、炒、切、炸各种烹饪技能轮番上阵,从原材料初加工到菜品切配,从起锅烧油到成品制作完成,学兵陆天晓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得到了教员和战友的一致夸赞。副食训练结束后,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菜品,清炒虾仁、木须肉、红烧鸡翅、香菇扒菜胆……一道道精美丰盛的菜肴呈现在大家面前,令人眼前一亮,食欲大增。▲一道道美食色香味俱全
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强化训练,炊事学兵们纷纷表示在培训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回到单位后要以过硬的专业素质,为单位伙食保障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叶 红、魏 冕、完颜晓彬、李培轩、李 逵、宋若愚、李 鑫、李炎坤、王颖昊、陈文龙、魏晓拴、陈乔利
摄影:周西委、陈玉昌、王 佳
来源:忠诚号、中部战区号角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主管:政治工作部编审:毛秀明、周 远编辑:樊怀乾、王欣欣实习编辑:夏一鸣投稿邮箱:zlzch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