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智能恒温、实行生态种养,
现在月销达5万多盆,
占有珠三角八成以上市场份额。”
近日
记者走访翁源县群辉村的
群辉园艺专业合作社
村党支部书记何新茂
带着记者边走边欣喜地
介绍这个占地达80亩
种植近百万盆的白掌种植产业园
别小看这个产业园,塑料大棚内,到处都是先进的花卉培育设备。何新茂介绍说,大棚内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花架上有空调,下有地暖,保温保湿能力一流,全部温控自动化。
白掌种植基地。
疫情期间,许多农业产业受到影响,产销下降明显,但群辉园艺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白掌,凭借过硬的品质,却畅销珠三角,让村里的贫困户更加坚定了这条“一帆风顺”的脱贫致富之路。
三年前,作为翁源兰花产业发展带头人的何新茂来到群辉村做村党支部书记。群辉村是翁源县51条省定贫困村之一,山林面积大、耕地面积少,交通不便。全村20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51户名贫困人口。农业产值低,产业散小弱,农民大多以外出务工和打散工。何新茂深入思考:走什么路子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大棚内万盆白掌绿意如海。
山林面积大,“优势”在山。何新茂决定向大山找出路。在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扶贫业务部门的带领下,年,群辉村确定发展“花卉种植”产业作为突破口,探索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村集体利用对口帮扶工作队——东莞长安镇提供的引导资金入股,贫困户通过申请产业扶持资金、金融扶持(小额信贷)资金来参与花卉种植,并委托合作社进行“代种代养”,共同成立翁源县群辉园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通过与仙鹤花卉对接学习,掌握白掌种植的关键技术,投产运营、产品投放市场后,凭借过硬的品质,销路实现稳增长,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生产形式,达到了产业帮扶的长效机制。
白掌。
何新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有劳动力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人均,共45.6万,年人均,共60.8万,合计.4万已入股合作种植白掌项目,截止年11月,已为贫困户带来14.万元的分红。前期东莞到村引导资金67.04万、年入股60万、共计.04万元投入项目的生产和发展,每年按本金8%的利润分红给村委,作为集体增收,增收的60%按人分给贫困现有贫困人口。年为村集体增收5.36万。预计到年底,在现有入股本金不增加的条件下,可每年为村集体产生收益10.16万元。同时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合作社在用工高峰期优先招录本村贫困户进场务工,每年累计提供35个用工岗位。
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前两期、近80万盆白掌的种植建设,今年计划投资万元进行第三期建设,完成66万盆白掌的种植。大棚内万盆白掌绿意如海,棚外空地种植的百香果枝繁叶茂,长势良好,产业园呈现出勃勃生机。“未来,我们将建成一个年产值近千万,净利润超三百万的产业扶贫基地,真正铺就一条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致富之路。何新茂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文/图: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汪露蓉王志珍通讯员黄伟琼许永清
编辑:何立坚
责编:汪露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