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术哪家强?
8月9日早上5点45分,开化苏庄镇大余村已经有一群橙色军团纷纷汇聚在了溪横线上,他们平均年龄超过50岁,做养护工的工龄也个个超过15年,手上提着一个大水壶,走进细看壶中泡的可都是防暑降温的药材,10来个人在县道上走着,这样的画面颇有几番架势。从到达现场到设备调试需要15分钟的时间准备,有关于填补沥青坑洞的相关机械设备都必须检查完成,据悉,在未来4天,这一群养护小组将要完成近吨的沥青路面坑洞填补。
(建议在WiFi下观看)
挑沥青的养护工们
“东方红,太阳升……”,代班组长童新民的早上6点闹铃响起了,这一铃声预示着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大家注意,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从脚下这一块开始,不断往前进行,今天共两车13吨,大家伙儿抓紧时间开始吧!”童组长朝着眼前印有“浙江公路”制服的养护工人们呐喊着。
第一步铺沥青至破损路面
现场,一辆装满沥青的中性货车开到了一块直径约2米的不规则坑洞前50厘米,开车师傅拉了手刹,快步下车打开了车尾的挡板,三五个养护工用铁锹从货车上扒沥青,不一会大量沥青倾倒至路面,这样的画面像是黑色巧克力酱顺势倒入面包片上,为了涂抹均匀,几位养护工纷纷将坑洼凹陷的地方平整填平,整个过程需要10分钟,沥青所散发的刺鼻气息弥漫开来,高温无风的天气让乌黑色烟气久久吹散不开。“咱们十来年都习惯了,所以还吃得消,刚开始做这一行那一会沥青味道确实难受刺鼻。”一旁的童组长解释道。
负责第二步压实沥青路面的两位养护工
紧接着,一台手推式压路机开始在铺平的沥青路面上一圈一圈往圈新转着并压实着每一处,刚铺好的沥青会有近度的温度,所以在这一环节需要一边推着小型压路机一边另一位养护工负责用“浇花喷壶”及时降温,像极了撒胡椒粉。“这是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步,压好后,汽车便可以通畅来往,而压平但是不压实,可就功亏一篑了。”开化县公路管理局应急中心副主任徐红光指着作业的两人告诉记者,打铁要趁热,铺沥青更是要抓住着落地后的关键三分钟。
三步骤完成好的小块沥青路面
人群中有一位干了快20年的老养护工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叫叶国良,是坑洞修补最后一关的作业人员----头顶稀稀落落的几根毛发,黝黑的皮肤、满脸的汗珠,掩盖不住他对养护作业的细心和较真。叶大伯负责将压实的沥青封边这一环节,只见他手持一个巨型“汤勺”,沿着刚铺设好的沥青外围边走边撒上“墨鱼汁”(即氧化沥青乳胶)----“这样防止了沥青的松散,使其更坚固。”叶大伯用袖口擦拭脸上豆大的汗珠半开玩笑地说道,看我这手势像在浇汁吧……
年纪最大的叶国良冲着铺好的沥青微笑着
由于长久在一线养护作业,经受日晒雨淋,叶国良的手老茧布满,显得很粗糙。用他自己的话讲,养护可是门大学问,我书读的也不多,只想专心做着一件事,干到老吧。
浇着“墨鱼汁”的叶国良
补洞进行到了12点,养护工们放下了手中的机器,纷纷往村子里一家农户走去……这一群“橙色军团”的背影早已经汗水浸湿,但是他们的背影透露着公路人的坚毅品质。
正在挑沥青的女养护工
汗水浸湿整件衣服
记者陈保罗
通讯员黄娟徐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