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俗
中国人对于“吃”的讲究如同历史,同样淵源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吃”的文化与演变,伴随着历史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从民间到宫廷,从宮廷到民间,从“八大菜系”演绎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底蕴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年夜饭”的历史故事与渊源
1、据晋代周处的《风土记》的文字记载:“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守岁、分岁(压岁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2、我国的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年”的故事与解释有不同的含义,但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即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人一起团团圆圆一起吃个饭,互道喜庆祝福来年好运
二、“湘菜”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传承
1、湖南处于中部地区,“湘菜”有别于其他菜系,其“香辣油腻、酸甜咸淡、回味绵长”的口味更是迎合东西南北人们的口味,在“八大菜系”中处于无法替代的历史地位;
2、湘菜不同于川菜的“麻辣”,也有别于闽浙的“酸甜”,湘菜是独特的风味,它包含了各地民俗风情,浓郁恬淡。
三、“宫廷”菜肴制作为何平民化
1、任何宫廷菜肴首先必定来自于民间,烹饪大师也是出自民间,东西南北各民族的特色都会聚在一起,产生了极其浓厚的“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各种菜式点心、烹饪方法也不断的提升和创新发展。
2、好的东西总是被继承和发扬,“宫廷菜肴”的菜式及烹饪技巧也会流传民间,御用的厨师,随着朝廷主人的更换而被卸用,其精湛的技艺也会流传民间。
四、四冷四热四大碗、四大碟八大碗的含义
就以湘西南,一个拥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县城为例:
1、四冷凉菜类:各种卤味、皮蛋等,四热炒盘类:猪身各部位、时令蔬菜等,四碗蒸炖汤类:鸡鸭鹅鱼,羊牛墨鱼等;
2、四大碟炒菜类:主菜:猪腰、猪肚、猪肝,鸡鸭肉、杂等,配菜:笋、芹菜、蒜等;八大蒸炖大味类:主菜:鸡鸭鹅鱼、牛羊甲鱼、山珍海味等,配菜:时菇、菌、笋、粉丝等。
、年夜饭选配上述各类,配卤味拼盘,鸡鸭鱼肉、干货必备,时令水果蔬菜,青菜一份表示来年“清清泰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年夜饭。年夜饭发生的变化与外部的变化息息相关,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浓缩与写照。年夜饭的习俗是需要传承的,才能不失节日的初衷与本意,它也是春节的灵魂。
改革开放之前国穷民贫,物质非常匮乏,几斤肉,一条鱼,一只鸡,就是美味佳肴,改革开放之后,走出家门到酒店去过节,感受更方便、快捷、舒适的就餐环境,把家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已成为一种风尚。
仪式很重要,用心用情才是核心要义。我们只有心往向之、情之所动,某种意义讲,“年味不再”的感受还是源于认知上的偏差,以及情感投入上的不足。
从“餐桌文化”看今天的社会发展,我们不必太多在意“年味”,在意物质的丰富,更多的是应该注重的是生活品质,而生活的品质又不仅仅是物质,或许,更多的是精神文化!
唐俗夜话,聊聊生活,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