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技巧
烹饪技巧

您现在的位置: 烹饪技巧刀工_烹饪技巧注意 > 烹饪技巧介绍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5-8 16:36:28   点击数:

~~~阅读▲记录美好生活~~~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以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骼,但是一定要用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这是读书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

认识这本书由来已久,因为曾经有人向我推荐过。以前在图书馆也曾浏览过几页,但因为内容的枯燥,没有一睹为快的冲动。这次,去图书馆讲故事,再次遇见他。心想,读书这么多年,却连怎么阅读一本书也不甚了解,如何去指导学生去阅读一本书呢?趁着暑假,好好脑补一下!于是,借来了这本书。

不过,我这个人看书经常会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看了几页,扔在某处直至尘埃遍布,书本尽受冷宫之寂寞。因此,这次出门,为了弥补对他冷落的愧疚,决定携他同行,一起到动车上耳厮鬓摩,享受一番“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

一上车,手机卡恰到好处的坏掉了。百无聊赖之中,捧着这本书假装很认真地阅读。不过,旅行途中和这么一位高深莫测的先生对话,实在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几次想扔下他与周公约会去。但为了不辜负他追随自己的一片忠心,小憩片刻后,强打精神,对着他继续尬聊。

来回两趟,竟然把这本书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读完了,总得留下点痕迹,不然,正如朱自清在《匆匆》里所言:“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书中讲到,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这间的对话。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因此,姑且摘录书中的一些要点,以便将来能温故知新。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活动。阅读一般分做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能帮助阅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阅读,就像是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去读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读懂。

这本书主题的架构,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基础阅读;二是检视阅读;三是分析阅读;四是主题阅读。

一、基础阅读

1、特征: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2、四个阶段

(1)“阅读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直到六七岁为止。身体方面的准备,包括良好的视力与听力。智力方面的准备是要有起码的认知能力。语言上的准备包括口齿清晰。个人的准备包括能与其他孩童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服从等。

(2)学习读一些简单的读物:这个阶段结束时,小学生应该就能自己阅读简单的书,而且很喜欢阅读了。

(3)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能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孩子学会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法,因为好玩、满足好奇心或只是要“扩大视野”而阅读。

(4)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术:学生开始能消化他的阅读经验—从一本书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转化到另一个观点,在同一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提出来的观点作比较。

一般来说,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都有一位老师在旁指导,回答问题,消除在这个阶段会出现的难题。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他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只有当他能自己阅读时,才能够自己开始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阅读者。

二、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一)特点:强调时间,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

(二)分类:检视阅读一共两种

1、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

所谓“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是指:第一,你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你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但你觉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来,书中的资讯及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其次,让我们假设—常会有这样的状况—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的情况下,做“略读”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当你浏览过后,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仅只是对你目前有用而已。这本书的价值不过如此而已。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了,或是他到底写的是怎样的一本书。因此,你花在略读这本书上的时间绝没有浪费。

作者的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如果你愿意,你会暂停一下,在你脑海中将这本书归类为某个特定的类型。而在那个类型中,已经包含了哪些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你所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这本书的关键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4)读下出版者的介绍。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这些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已经不是稀奇的事了。这些努力不应该被忽视。

(5)开始挑几个看起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就算最后有后记,一本书最后结尾的两三页也还是不可忽视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

二、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一)规则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二)主动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

三、分析阅读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一)分析阅读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注意: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记住,这只适用于科学或哲学的书,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书。)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首先,一位作者,特别是好的作者,会经常想要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其次,是要小心,书的重点摘要可能不只有一个,通常没有绝对又惟一的说明。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1、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要注意到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2、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3、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首先,要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次,要区分出两种论述的不同之处。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最后找出作者认为哪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哪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1、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2、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

我们认为知识是可以沟通传达的,争议可以在学习中获得解决。

3、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2、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3、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4、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三、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一)实用类型的书

1、区分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

前者是有关行动的问题,后者只和要传递的知识有关。

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历史、科学(与数学)、哲学。实用性作品没有任何界限。

2、实用性书的两种类型

一是基本上都是在说明规则的,如烹饪书、驾驶指南;

二是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许多伟大的经济、政治、道德巨著就属于这一类。

3、阅读的四个主要问题

(1)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

(2)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

(3)内容真实吗?

(4)这本书与我何干。

4、关于评价

在评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你的判断主要是与结果达成共识,而非方法。

(二)想象文学

要分析美丽,比美丽本身困难多了。

1、与论说性作品的区别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

2、三个“不要”

一是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二是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三是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三)故事、戏剧与诗

1、故事

阅读故事书要快读,并全心全意地读。对于人类小说或虚构的故事似乎不可或缺。原来是它能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中的许多需求。

2、戏剧

第一是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第二阅读剧本时最好一气呵成,才能掌握住整体的感觉。

3、抒情诗

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四)历史书

历史比较接近小说,而非科学。

1、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

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

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为的原因。

2、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

围的主题。第二个问题是一定要知道这位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故事的。(年代or时期or世代or规则)。第三个问题这与我何干?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实务面,也就是你的政治行为面。

四、主题阅读

步骤:

1、找到相关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在这时候就是要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跟着他们走。

3、厘情问题。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4、界定议题。在做主题阅读的读者,要尽可能地确保议题是大家所共同参与的。5、分析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做笔记的方法1、画底线。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一道线。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用来唤醒你对本书的记忆,一般不超过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十个段落。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用来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6、将关键的字或句子圈出来。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1、结构笔记法检视阅读中你要回答四个问题: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借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出来。最好把这个笔记做在目录页或书名页。2、概念笔记法。用在分析阅读中,对书中的准确性和意义做出答案,这些概念是作者的观点,当读得越深时,会出现自己的观点。

3、辩证笔记法。主题阅读中,就许多本书的作者,他们同一个观点或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我们并不是反对娱乐性的作品,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

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

好的阅读,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至此,完成了这本书的阅读,对我来说,收获肯定是有的。比如明白了阅读的几个层次,了解到了做笔记的方法,知道了阅读不同读物的一些策略。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阅读水平的粗浅,在讲到读科学、哲学、历史等书籍的方法时,我读的时候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很多地方就一目十行地翻过去算了。我想,既然对书籍有精读、略读之分,那么对书中的内容,因自身阅读能力所限,请允许我有侧重吧!

阅读着记录着

如同捡拾沙滩上的贝壳

总有几个

在心底里闪闪发亮

文字/摘自书籍

图片/网络

一起阅读吧show

梅语记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d2-wallpapers.com/prjs/1300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